2008-2009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反思总结
发表日期:2009/2/20 12:58:51 作者:无
教育科研,想说爱你不容易
2008-2009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反思总结
南京市上元小学
这是去年反思教科研工作的旧题目,今天仍用之。因为行走在教科研之路上,越走越感举步维艰,前路漫漫;因为从事教科研多年,日久生情,我想我还是热爱教育科研的,投入研究,我可以不眠不休,无怨无悔;但同时也日久生厌,面对现实教科研工作的跌落冷却,焦急而无奈,自我感觉真的很累,甚至动摇着我的自信,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不想堕入客观因素的藉口,唯有多从学校教科研的根本去溯源,从教科室工作的自身做反思,从08学校教科研的现状来分析,在思考中坚毅自己,在构想中去展望09,去寻觅出路,去感受光明。
根本目标——教科研未能承载的任务
“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这是很早就喊出的口号,这也是学校搞教育科研的三大根本任务。但反思我校的教育科研,还未能承载这样的任务,或者说还没有在根本全面上朝着这样的目标前行。为什么会这样,我以为主要原因有三:
1、我们注意了点,而未能过渡到以点带面。
我校通过课题研究,无论是“品德与生活(社会)向课外延伸”课题还是“构建数学生态课题”,在课题研究中的确培养了一些教师,更有教师“出类拔萃”,成长为市区级“该业类”的领头雁。然而,我们却未能让他们在校内充分发挥其领头雁的作用,未能及时做好传帮带工作,研究过后,课题开始偃旗息鼓,成果束之高阁,名将功成身退。教科研没有从根本上使全体教师发展起来。
对策:①开展传帮带。②开展教科研沙龙。③开展名将课题论坛。
2、我们重视了结果,忽视了过程。
不管是出于教师个人或学校集体的名利,还是教科研研究的需要,研究的终端显示的结果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于我们教科研能力尚不足的教师群体,对于更加重视实践研究的一线教科研,过程更为重要。我们的目光不能j仅仅看少数教师论文获奖的层次而重奖,不能因此而忽视没有获奖的论文背后教师付出的努力,不能漠视想研究想写论文而没有信心或能力的大多数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扶,才是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情。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迎来百花齐放的教科研春天。
对策:①改革成果的考核方案向更多的教师倾斜。②传帮带教学。③开展集体教科研培训。
3、我们顾及了数量,而未能发挥强势,打造精品。
学校的教科研在很多时候是被动接受式的,上面说要搞这个研究,我们就跟随研究,上面再说要搞那个课题,我们又参加研究。现在,我们不是愁没有课题研究,而是愁研究不了。因为我们的课题多了,而教师的精力有限,更何况教科研的精兵更是有限,这必然给研究的质量大打折扣。教师疲于奔命,学校忙于应付,形成不了自己的拳头成果,研究特色。
对策:①长远规划,突出重点。②课题整合。
回顾08——教科室未能尽善的服务
从教科研的根本任务,再回顾反思走过的2008我校教科研工作,心情愈发沉重。试问:你喜欢教科研吗?你有时间写论文吗?你会撰写个人课题研究方案吗?我不想去揣测民意,妄加回答。但教科研的现状的确堪忧,教师(包括本人)对于教科研的热情已江河日下,一年不如一年了。这其中最大的源头自然在我们教科室未能做到尽善的服务。
1、教科研的培训未能及时跟进。
教科研培训是增强教师教科研意识,引领教师进行教科研的重要途径。在2008年我们对全体教师进行了2次课题研究的集体培训,邀请百小的陈林静老师和东山小学的蔡小平校长进行了2次的菜单式讲座,应该说次数不算少,可是效果如何呢?还是有很多教师对撰写研究方案稀里糊涂,对友善用脑雾里看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及时跟进,当培训之后,未能结合实践让老师撰写课题方案,或者让老师结合读书笔记发表听讲座的认识等等。培训当时教师一阵喋喋不休,一时热血沸腾,过后也就很快冷却、忘却了。这也启示我们:没有后续跟进的培训是低效的。
2、教科研论坛未能很好引导。
我曾笑称“教科研论坛、百姓讲坛”是上元小学的一次学习革命,也曾掀起过高潮,然而似乎革命尚未成功就大有偃旗息鼓之势。上学期,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开辟了年级部专题,聘请年级部主任担任版主参与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以年级部开设了百姓讲坛,还受到了区级相关领导的赞誉。然而,本学期,针对教师视线的转移,我们虽然作了一些调整应对,但在率先垂范给予榜样引导上做得很不够,我认为这是造成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3、课题的研究未能责任到位。
学校课题研究目前的状况可以用“虎头蛇尾”一词来形容,申报课题时,积极撰写研究方案;开展活动时,突击撰写论文。之后,就开始搁浅。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课题研究的组长和人员责任分工不够细致,只有课题研究总体的任务,缺少每学期具体的责任,课题组没有学期计划,教师不知道做什么。
4、教科研管理制度仍需完善。
总的来看,我校的教科研管理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我们将各项制度汇编成册,对教科研考核,一再修改完善,尤其在这学期,对普遍教师参与教科研,参与撰写论文,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如:教师参与校级课题研究,参与教科研论坛,上报校级论文等基础性教科研,都给予考核奖励。我想:明年新考核方案正式全面实施,一定可以调动更多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