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发表日期:2012/5/7 15:12:54 作者:无
非常开心可以代表上小品德团队和大家一起亲历我们的幸福如花一样开放的美丽历程。在南京市上元小学活跃着这样一支团队,她有一个动听的名字“花之队”。一支花儿一样清一色的娘子军,在她们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愿望—— “如花一样绽放,催开德育之花”。
2002年,上元小学成为国家重点课题的实验学校,从此,一群志同道合的姐妹们开始一路同行,在品德课程实验中,“花之队”九年如一日,用汗水和智慧孕育了德育之园的芬芳,也用坚韧和无私奏响了玫瑰之音的铿锵,我们的幸福也如花儿一样绽放。
每每提起我们的团队,总会沉浸在回忆的感动与幸福之中:“花之队”的姐妹们既是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既是父母的女儿,又是孩子的妈妈。日常教学的繁忙与家庭琐事的牵绊,让她们无法在白天进行教研,只能占用本该休息的时间。下面和大家分享几个我们实验中的小故事,
◆“妈妈你不爱我了吗”
“在面临开研究课的前夜,凌晨三点多种,上小班的儿子发高烧,我和丈夫赶紧抱着儿子直奔医院。输液室里,小孩哭闹声、电视的噪杂声,儿子的呻吟声,让我的心情更加烦乱,等儿子渐渐睡去。疲惫不堪的我赶紧拿出教案,一遍一遍地预演着教学过程,预设着课堂上一切可能发生的状况,浑噩中已到凌晨6点,儿子的输液已经结束,由于丈夫请不下来假,我有开课任务更是不行,儿子只得继续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门口,儿子又一次央求道:“妈妈,我不舒服,想回家睡觉。”因为没有休息好,对上课又有些紧张,我对他嚷道:“不是说过不行吗?”儿子吓哭了,抹着眼泪说:“妈妈,你不是说我是你的小宝贝吗?你不爱我了吗?”我耐下性子哄他。那一天,儿子依然第一个走进幼儿园的大门,望着儿子渐渐远去的身影,一阵愧疚涌上了心头。”
◆“吃错药”的滋味
“实验组又给我安排了一堂研究课,我想把这堂课上好,细节本末都想到了。可是到那一天,我的胃疼得让我直不起腰来,我硬撑着准备战斗,我翻到了一瓶胃药,打开盖子急急忙忙糊涂地把一颗白色的大“药丸”费劲地呑了下去。可喉咙里感觉很不舒服,我心存疑惑地再一看瓶子,原来瓶里那一粒粒金黄的小药片才是真正的胃药,而我呑下的是药丸的干燥剂……”
其实,像这样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清楚地记得工作到夜半,不忍叫醒学校的门卫,寒风中脱下淑女的高跟鞋,笨拙地翻越校门,嘻嘻哈哈地奔往老妈火锅的喜欲狂;
清楚地记得:为了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团队老师坐在一起研讨交流,给授课老师当学生时的默契;清楚地记得实验中当悟出了一个教学策略,解决了一个教学困惑,学会了一个课件制作,大家一起分享时的快乐;
清楚地记得实验的第七个年头,进入了教研的瓶颈,我们深感底蕴的不足。专家的亲临指导是我们智慧的源泉;团队教研是我们思想碰撞的平台;博览群书成了我们每天的必修课,一盏灯、一杯茶、一个读书的女人勾勒出我们最美的背影。
……
曾几何时,面对日常工作的繁忙,面对家人的不解,面对新课程的迷茫,我们也曾想过逃避和放弃,如果说实验之初是被动地完成任务,时至今日,教科研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已经习惯了忙碌,习惯了疲惫,如果真的有一天,让我们不参加实验了心中还真的不舍呢。”
我们也曾惊讶是怎样的力量支撑自己一路欢歌?是大师人格魅力的感染,是领导关怀给予的温暖,是同伴互助缔结的情感,是承载祖国和千万家未来的希望。
没有工作的指派,没有任务的驱使,没有名利的奢望,有的只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和肩头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历时十年,我们携手共进,亦苦亦乐;我们从“不知”到“知”,从“模仿”到“创新”, 实验教师百余篇论文获奖发表。撰写了《走进德育课堂》一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我们从“台下”走到“台前”, 我们团队多次为区、本市、省内外品德学科提供活动现场。我们从“籍籍无名”到“声名渐响”, 我校多名教师应邀十多个省市进行新课程培训讲座。实验教师多次在各级品德学科赛课中均夺得桂冠。
有付出就有收获,耕耘者的喜悦挂在孩子们纯真的脸上,当我们用生活的清泉灌溉德育课堂,引领孩子们行走在意义世界中。新型的德育模式催开了奇葩:坚持不懈的公民实践活动,走出了区,走出了省市,踏上了国际论坛,展示了上小少年的风采。
课程实验如滴滴甘霖催开我们心中的幸福之花。花开有声,花开成群,我们相信,也一定会花开永恒,满园芬芳。
回首,与课程实验牵手九年,相约——相知——相悦,一如美丽的爱恋:一路追寻,无怨无悔;幸福,或委屈,不舍不弃;平淡,或者耀眼,不悲不喜;寂静守望,相伴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