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师团队>>每月之星>>阅览文章

“花之队”——品德学科团队

发表日期:2011/10/31 11:20:11 作者:无

     “花之队”,上元小学的品德学科团队,意为:花一般的灿烂,催开德育之花。她们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引领下,2009年荣获南京市先进教研组。我们将此作为新的起点,继续携手共进,行走在品德课程实验路上,在忙碌与充实、辛劳与收获中享受享受着成长后的幸福,和孩子们一同行走在有意义的世界中。

    一、我们携手专家走进课题实验,让思想不断更新。

两年来,我们携手南师大及省市区级专家,团队不断发展,现有一名市级带头人,一名市青优,一名市青优后备,三名区级带头人,多名区级骨干教师。2009年,我校品德团队——花之队被评为南京市先进教研组。2010年被江宁区政府授予“师德先进群体”称号,使花之队成为我区品德学科的品牌队伍;

    二、我们携手走进校本研修,让实验走向深入。

校本教研引领教师走进多元活动,让过程砺练真功。我们从开始的茫然、被动,逐步走向清晰、自觉,追求自为。我们从“台下”走到“台前”, 我们的团队多次为区、本市、省内外品德学科提供活动现场,多次承办市区校本教研、品德学科教学研讨、课程改革现场活动。学科校本研修经验已辐射到其他学科,形成了我们学校的特色。

    我们从“籍籍无名”到“声名渐响”, 我校多名教师应邀分别赴江苏南京、徐州、宿迁、浙江、连云港等地进行新课程培训讲座活动。三名教师参加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的修订工作。

    我们编著了《我爱你中国》《党旗飘飘》两本学生爱国主义读本分别于2009年2011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花之队成员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杂志(评选)中发表或获奖

    09年以来,花之队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品德学科赛课有一名教师在国家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中获一等奖,一名教师获省级赛课一等奖,多名教师获区级说课、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多名教师受“国家课程培训计划”邀请为各地学员上示范展示课,均受到好评。

    我们积极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上元路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解决市民乱闯红绿灯问题的研究”、“关于解决江宁区小学生缺少课外公益活动场所的问题研究”“关于江宁区限塑效果欠佳问题的研究”……一幅幅场景犹在眼前。2009年10月27日,我校学生历经层层磨炼,首次踏上了公民教育国际论坛,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赢得了国际、国内专家的好评。2011年我校公民教育实践项目又创佳绩,《关于江宁区限塑效果欠佳问题的研究》《关于东山镇盲道建设使用欠规范》问题的研究分获市一、二等奖。在多元丰富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孩子们收获着携手合作的精神和锐意创新的品质,收获着小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收获着孩子道德学习的重要路径:孩子们自主活动,在活动中经历着体验,在反思中建构品德,在展示中铸就自信。

    四、我们携手走进伙伴同行,让经验智慧共享。

    2010年在区教育局的关心下成立了以我校花之队为龙头的江宁区品德教师研修班,带领全区教师积极开展品德学科研修活动,一起共享经验智慧,起到了团队辐射示范作用。

    五、我们携手反思总结提升,建教学延伸模式。

两年来,我们坚持课题引航,坚持课程实验实践,在鲁洁教授一行和省市区专家亲领下,逐步走向深入。

    1.构建品德课程向课外延伸的模式2009年我们总结推广了“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向课外延伸”课题研究成果。该项成果获得了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一等奖。多位团队教师个人课题均顺利结题,其中一项课题获市一等奖,一名教师2010年被南京市评为“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2.开展“品德课堂利于学生道德学习路径的”典例研究。总结前七年研究的向度上看,我们研究的重心基本倾斜在“道德如何教的研究。要想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道德如何习得”的内在规律。于是,我们开展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有效道德学习路径的典例研究”学习实践研究

    3.构建“一体两翼三结合 ” 品德教育大课堂模式。为了能实现将品德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影响学生生活的活性因子,花之队探索出了一体两翼三结合 ” 品德教育大课堂模式,摸索出了“引进来、钻进去、延伸开”的九字策略。在试验中我们构建了“134”意义课堂模式,还探索出了主题式德育引领学生行走在意义世界中的基本策略和路径:确立主题  系列有序  有机融合  评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