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科研>>校本教研>>阅览文章

为了心中那杆“秤”

发表日期:2007/11/17 14:28:02 作者:无

为了心中那杆“秤”

——看《士兵突击》感想之一

南京市上元小学 王宁

《士兵突击》正在热播,好像已经是重播了,我不知道你是否看过,我也才开始看,也是因为很多频道都在放,加之有同事的推荐,便看了,刚刚看了几回,就给吸引住了,深深吸引我的是片中那个“许三多”。

那“许三多”小个子,其貌不扬,和我一样,扔人堆里就找不着了。可是,时间久了,我越看他越“傻”的可爱。迟钝质朴的语言透着可爱,咧开嘴的傻笑里透着可爱,一根筋的头脑透着可爱,最后就连他的其貌不扬也可爱起来,甚至感觉可爱的人就该长得这样,太帅也影响可爱。

这几天事情特多,我只好一边播放着《士兵突击》,一边在这敲击思考学校的紧急材料,可是听到“许三多”的声音就忍不住回头,(这也充分反映了我不能专一做事的惰性、玩性)几次一回头,完了,吸引住了,就一直看一直看了。看着看着,莫明其妙地由《士兵突击》想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语文;由许三多想到自己(也许头脑刚刚还沉浸于教育思想当中的缘故,谁知与“许三多”一碰撞就出火花了)。

只好暂时放下原先的材料了,估计不把自己对“许三多”的情感宣泄出来是不能工作了,先写下感受再说吧。

刚看了片中的一情景:“许三多”敬他的原新兵连班长一杯酒,班长喝完,拍拍他就转身走了,他还是把酒干了。(以我喝酒的履历似乎不能如他这样,可能人走了咱就意思意思了)由此我又串想起另一镜头:好像是在一次生存演习中,三个人饿的都快“死”了,成才拿出预先埋伏的一锅白面馒头,可死脑筋的“许三多”怎么也不吃……

我在想,是什么让“许三多”这么死脑筋呢?豁然觉得在他心里有杆“秤”。我又想,我们常说教师职业是个良心职业,那我们以什么来维护我们的职业良心呢?我们是否也需要这样一杆“秤”呢?

我想,我们每个人自己心中都有杆“秤”。这杆“秤”维系着我们每个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这杆“秤”提升着我们每个教师职业修养的标准,这杆“秤”就是我们每个教师自觉修为的动力……

我想,我们的孩子心中有杆“秤”。 这杆“秤”虽不能直接称出我们的“份量”,却是给我们的最好评价,这杆“秤”有最敏感地反应,而我们的评价往往忽视了这杆“秤”的份量。为了这杆“秤”我们很多教师可以默默的爱着关心着每一个孩子。

我想,每个孩子的家长心中有杆“秤”。孩子回家会说,家长可以感受到,虽然不能给予我们奖金、晋级,甚至我们都不允许收取家长给予的一点点“心意”回报,但我们的学校和个人一定会从这杆“秤”里收获到比金杯银杯还可贵的老百姓的口碑。

我想,我的同行心中有杆“秤”。嘴巴里不好说,但心里会说。为了这杆“秤”我应该同志朋友,携手前进。

我想,各级领导心中也有杆“秤”。雷锋和焦裕禄默默地付出,不求回报,但我以为作为这杆“秤”,不该让我们的雷锋和焦裕禄吃亏。“许三多”的领导就没有让“许三多”吃亏,把他培养成一名“尖子兵”,让他从普通连队进入到军区赫赫有名的步兵的巅峰——A大队。

《士兵突击》还在继续,我搁笔去看,带着自己再去看,带着教育再去看,带着语文再去看,也许又是一番滋味!

匆匆忙忙,边看《士兵突击》边突击而作,纯属个人即兴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