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科研>>校本教研>>阅览文章

假如我是学生

发表日期:2007/11/17 16:36:08 作者:无

南京市上元小学   

 

 

依稀还能忆起第一次走上讲台,紧张而又兴奋地上第一堂课,第一次听到学生说“老师,您好!”心中荡漾着温暖和幸福,第一次与学生出外野游,与他们比登山,在草地上摔跤……

渐渐的,渐渐的,我进入了教师的角色,并日趋“成熟”。我收起了初为人师时稚气的笑脸、和煦的语言,换上了一副师道尊严。我的学生也再不敢在我的面前嘻皮笑脸,更别说耍花样了,曾经,我为自己能有这样的威严而满足,也更为威严之下的学生能安分守已,言听计从而沾沾自喜。

时光流转,当新课程平等、尊重、民主的光环不断在我眼前闪耀,当读到《师德学习手册中》那一条条出自自己口中熟悉的教师忌语,当“假如我是学生”这一课题摆在我的面前,蓦然回首,我为之迷茫、愕然。

原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从学生摇身一变成为教师,我们再不去思考“假如我是学生”的问题了。从此,我们离学生越来越远,也越来越看不清自己的教育行为,步入师生关系的误区也浑然不觉。当“假如我是学生”的课题要求我们既要做教师,又要当学生,重新审视并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时,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

假如我是一名“差生”,当我背书结结巴巴,作业全是叉叉,老师对我呼喝:“真笨,不是学习的料!”“别人怎么都懂了,就你听不懂!”……我心里一定很难受,也颇不服:“课文中的童第周不是还留过级,考过不及格吗?……”

于是,我悄悄地将“差生”的帽子摘掉,才发现他们不是“丑小鸭”,他们也有许多的动人之处,他们也有一双渴望进步,渴望呵护的大眼睛。从此,我再不会让他们失望。

假如我是一名学生,当我打碎了教室的窗户,忐忑不安地走向老师办公室时,我后悔不该在教室里踢球,我宁愿老师狠狠地骂我几句,千万别再叫我爸爸来……

于是,我高高举起的手轻轻地抚摸在学生头上,“明天叫你爸爸来!”也未出口,倾听着学生诉说,擦去他挂在腮边的泪花,说了句“男子汗,还哭鼻子!”第二天,窗户被悄悄地换上了新玻璃。

假如我是一名学生,当今天开家长会,我忐忑不安地在家等待妈妈归来。老师会对妈妈说什么呢?唉,上星期测验我因为粗心,错了两大题,只得了个中等。昨天我迟交了作业。今天上课还做了小动作也被老师发现了。完了,完了,我死定了!

于是,家长会上我细数着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和家长们分享着学生的每一次成功,每一点进步,也正视着学生的一个个可爱的小缺点。第二天,当听到学生笑着对我说:“老师,昨天我妈妈表扬了我,还同意我参加乒乓球兴趣小组了!”我真高兴。

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天天能看到老师的笑脸;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能和我们一起游戏;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常到我家做客;假如我是学生,我喜欢老师能文能武;假如我是学生,我喜欢老师幽默风趣;假如我是学生,我喜欢老师英俊潇洒;假如我是学生……

“假如我是学生”,让我们常这样自省自觉,当站在这一角度关注他们,我们才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是那么可爱。他们的情感是多么纯真丰富,他们又是多么渴望着教师能亲近他们,近些,再近些;当站在这一角度审视教育,我们才会自觉地朝着平等、尊重、民主的方向努力,才能真正做到爱每一个学生;当站在这一角度审视师生关系,我们才能不断改善它,才会感到师生关系是那么的温暖———温暖学生,也温暖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