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师团队>>阅览文章

教师读书分享

发表日期:2024/3/14 18:32:11 作者:张玉迪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记忆

张玉迪

IMG_256

伊斯坦布尔,一座地跨亚欧大陆的千年古城,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帝国都曾定于此的城市在西方人眼中,它代表东方的神秘,在东方人眼中,它代表遥远的征服

兴盛伴随衰落,野蛮催生文明,千年不绝的战乱,开拓疆土的君王,光明与黑暗,阴谋与杀戮,细密画、旋转舞羊皮纸中的东方秘闻,它像是一座跌入历史尘埃的城市,只为过去的荣耀而生在被记住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被遗了

拿破仑曾说,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那它的首都一定是伊斯坦布尔我们曾经有太多的理由来造访这座非凡的城市今天因为一本书的存在,我们又多了一个特别的理由

奥尔罕·克是当今最为有名的土耳其小说家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自传体散文集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记忆》,记录了土耳其的文明变迁,他笔下的伊斯坦布尔是一座忧伤的城市,这里有他的童年,他的家人,他过往的情感和全部的记忆

克将这座城市的忧伤命名为“呼愁”“呼愁”是土耳其语“忧伤的中文音译。20世纪六七十年代,贫穷而找不到方向的土耳其人,每每回望历史帝国昔日的辉煌更加令人神伤。悲愁与内省相互交叠,沉淀于心灵,潜藏于市井,这是土耳其民族灵魂深处的忧伤,也是这座城市所独有的气质。帕慕克的文字中常常包含着一种忧郁而焦虑的情绪,像是一曲曲纠结而动人的时代挽歌带着被“呼愁”所唤起的文学想象写作之余,帕克常常眺望博斯普鲁斯海峡从某种意义上说,伊斯坦布尔正是被这座分割亚欧大陆的海峡所定义的

帕慕克曾说自己从没离开过童年时代的房屋、街道和林立,却无法只依靠传统来写作反而乐于借助一种西方旅行者的眼光来观察这座城市,在西方的凝视之下,是被看,也是观看者。

正如帕慕克在书中写道:“奥斯曼帝国瓦解后,世界几乎遗忘了伊斯坦布尔的存在,我出生的城市,在她两千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如此贫穷、破败、孤立,她对我而言一直个废墟之城,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我一生中,不是对抗这种忧伤,就是跟每一个伊斯坦布尔人一样,让她成为自己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