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劳动者,快乐成长周
发表日期:2024/5/17 18:20:52 作者:张玉迪
小小劳动者,快乐成长周
——南京市上元小学劳动教育周活动
“劳动教育,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必要,人的一生与劳动息息相关,爱劳动的生活才会更温暖。” ——《傅雷家书》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了让学生体验劳动过程,理解劳动价值,形成尊重劳动的社会风尚同时丰富同学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了让学生勤于动手、乐于动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努力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5月7日至5月12日,我校积极组织开展了以“小小劳动者,快乐成长周”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周系列活动。
一.劳动我知晓
国旗下展演
活动周在庄严的升旗仪式后拉开序幕,六(2)班学生们以快板、歌舞表演等形式,在国旗下生动演绎了劳动之美,展示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精神风貌,激发了同学们对劳动的尊重与向往。
国旗下讲话
胡婷婷主任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发表了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的讲话,强调了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激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传承勤劳美德。
主题班会
各班级围绕“劳动最光荣”主题召开班会,通过讨论、分享等形式深入探讨劳动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所在。
二.劳动我参与
全校大扫除
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对校园环境进行了全面清洁。此次活动不仅美化了校园,还强化了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持环境整洁是每个人的责任。
2.家务小能手
学生在家中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务任务,如打扫房间、整理书桌、洗碗洗衣等,通过实践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学校还组织了家务展示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务经验,增强家庭责任感。
3.快乐小农夫
上元小学“快乐小农夫”深度融合德育课程与劳动教育,学生化身小农夫,亲历作物种植养护,体会耕作艰辛与收获喜悦。学校开辟了一片“校园小农场”,让学生亲身体验种植蔬菜、浇水施肥、观察作物生长的过程。活动不仅传递珍惜资源、感恩自然的理念,还促进了团队合作与责任意识,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感受劳动之美,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服务型劳动
学生走进社区,参与志愿服务,如环境清理、帮助老人、协助社区举办文化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成为了社区建设的小帮手,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参与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三.劳动我能行
(一)家庭劳动大赛
学校倡议学生在家庭中积极参与各类家务劳动,并邀请家长记录下孩子的劳动瞬间,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提交参赛。经过评选,许多表现优异的学生及其家庭得到了表彰,这一活动不仅加强了亲子互动,还促使家庭成员共同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营造了良好的家庭劳动氛围。
(二)劳动电脑绘画大赛
鼓励学生将自己参与劳动的场景或想象中的劳动画面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也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感悟劳动的价值与美好。
(三)劳动技能大赛
1.“变废为宝”手工创作大比拼
学生们发挥无限创意,将家中的废旧物品如塑料瓶、纸盒、旧衣物等改造成实用的文具盒、装饰品和手工艺品。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也让他们深刻理解到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
2.系鞋带大比拼
通过有趣的比赛形式,低年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生活自理技能——系鞋带。比赛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
3.剥毛豆大比拼
这项活动让学生们体验到了农作物处理的不易,同时也增进了对食物来源的认识。比赛促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大家在合作与竞争中共同成长。
4.厨艺大比拼
高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烹饪简单菜肴,从食材准备到最终成品,整个过程锻炼了他们的计划组织能力和耐心。通过亲手制作美食,学生们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和成果的甜美。
5.叠衣服大比评
通过叠衣服比赛,让学生们学会并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衣物负责,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分组比赛的形式促进了同学间的沟通与协作,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将日常家务转化为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插入视频1
总之,劳动周从学生的认知以及情感规律出发,积极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今后,我校将继续把劳动教育科学化、时代化、多样化的特点发扬光大,统筹安排好学校、家庭和社会劳动教育的形式与关系,勇于创新,积极形成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幸福劳动的美好局面,让劳动教育真正地“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