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童心 润泽童年” 小学美术课堂多元化体验实践探索主题教研活动
发表日期:2024/9/30 16:38:16 作者:张玉迪
“点亮童心 润泽童年”
小学美术课堂多元化体验实践探索主题教研活动
为深入落实新课标理念,,扎实推进体验式课堂教学探索,进一步提升美术课堂教学品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4年9月29日于南京市上元小学成功开展了主题为“点亮童心 润泽童年”——小学美术课堂多元化体验实践探索的江宁区小学美术教研活动。
活动前,专家及教师代表参观了上小优秀作品展以及学生剪纸和篆刻的现场展示,赞不绝口。
活动由系列课例、讲座及研讨活动三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是由南京市上元小学的周雨翩和陈晨以及南京东南实验学校的陆荣华三位美术老师带来精彩纷呈的课例。
第一节课由陈晨老师和陆荣华老师同时开课。陈晨老师给我们带来了《金箔画》一课。陈老师通过自己参观中国金箔艺术馆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金箔的历史,带领学生欣赏金箔画,了解其造型特征。学生亲手贴金箔制作金箔画,感受金箔画带来的艺术魅力。
陆荣华老师则给我们带来了《团圆的月饼》一课。陆老师引导学生了解月饼,通过视频《月饼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察月饼,了解月饼的形状、图案与颜色,通过本节课学生学习到了月饼背后团圆的寓意,对中华传统佳节有了更深的认识。
接着,周雨翩老师带来了《妙剪生花——三星堆》一课。本课通过教师的现场剪团花导入课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通过视频介绍了解三星堆,重点介绍三星堆面具,总结五官特征。周老师这节课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与神秘的三星堆文化进行融合,旨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创造力。
第二个板块是由南京市上元小学的马锐老师带来的讲座《理论与实践共生 素养与能力齐飞——浅谈如何撰写教学案例》。马老师深入剖析了教学案例的重要性,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撰写高质量教学案例。讲座强调了案例真实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希望通过分享教学案例,激发教学灵感,实现知识与智慧的共享。
第三个板块由东山小学鲍秦丽老师、禄口中心小学范嘉琪老师、月华路小学湖东路校区朱晓玲老师以及江宁开发区学校王婷老师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
鲍秦丽老师认为陈老师的课深入浅出,课堂难度层层递进。根据学生的学情出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周老师的课通过现场示范快速剪出造型,体现了扎实的基本功。周老师巧妙地将剪纸与三星堆结合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课堂体验。
范嘉琪老师认为陈老师的课采用的本土性文化渗透的方式进行,课程新颖,课堂的分层作业以及利用手机投屏时时讲评使得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更加浓厚。周老师的课学生作品呈现形式十分有创意。通过提前预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深学生对剪纸以及三星堆知识的理解。
朱晓玲老师认为陆荣华老师的课总能给人一种轻松自然的感觉。本课的教学中,陆老师通过“了解月饼——研究月饼——做做月饼——悦赏月饼”四个环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要点!
王婷老师认为陆老师的课以“团圆的月饼”为主题,以视频、游戏、合作、比赛等形式开展,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课堂情况,及时抓住教育契机,有效地管理课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最后,江宁区美术教研员张雯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张雯老师指出了我们的课堂问题预设指向性需要更加明确,课堂评价的有效性也需要更加及时,要注意到学科知识迁移以及学科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张老师也希望各位老师除了做好自己的教学本职工作以外更要专注于教科研的研究,这对于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发展都至关重要。
本次教研活动,为一线的美术教师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和深刻的启发。教无涯,研无尽,在美术教育教学路上的探索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