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科研>>校本教研>>阅览文章

建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原理

发表日期:2021/11/18 9:45:30 作者:王贤平

建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原理

——科学教研组第次教研活动

一、活动主题

建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原理

——科学教研组第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方案

内容:包宇璐老师执教点亮小灯泡并进行组内研讨

时间:2021年11月17日

地点:四(2)班

活动对象:全体科学教师

三、活动记录

2021年11月17日上午第二节课,南京市上元小学全体科学老师在四2班进行了科学教研组本学期第2次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建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原理”。首先,老师们观摩了我校包宇璐老师执教的《点亮小灯泡》一课。包老师首先从生活中的用电设备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使一个灯泡亮起来需要哪些材料?”。接着,小组观察提供的材料的特点,逐个分析,让学生能更深刻地认识各个零件的组成部分(结构);学生在认识了用电器、电源和导线的基础上,尝试着初步绘制模型(在版面上摆好灯泡和电池的塑封模型,并画出导线的连接方式),这样能为后面的实际连接提供参考依据。最后,小组分组合作按照制定的方案连接电路,并按灯泡的亮与不亮分别展示在黑板上,集体分析其中的原因:借助视频动画介绍电的流动路径,需要形成闭合的回路;分析不亮的原因可能是接触得不充分,或者连接时出现短路的情况。同时,还提醒学生注意用电的安全。

几位老师在科学办公室对包老师的这节课进行了研讨,认为包老师的课堂条理清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包老师的引导下,从认识电路元件、设计连接方式模型、连接电路、分析总结灯泡亮与不亮的原因,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更透彻的理解简单电路的连接原理,有效的达成了教学目标。同时,老师们给本节课提出的建议有:学生展示的电路连接模型可以暂时放在黑板上,便于比较;导线接触部分太小,有些学生不会连,教师在学生分组连接之前可以说一下。

IMG_20211117_091205IMG_20211117_091210

四、教案

IMG_256

五、听课笔记

IMG_20211206_154728

IMG_256

OSIO_~8EQDT@UPP4T)WZ[K7

)P8$MB6]8KPNHX`LN$7JQ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