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习作基本训练 提升习作核心素养
发表日期:2017/9/20 8:57:16 作者:王贤平
关注习作基本训练 提升习作核心素养
——记南京市“基于儿童写作核心素养的基本训练”研讨活动
2017年9月19日上午,南京市“基于儿童写作核心素养的基本训练”主题研讨活动在上元小学报告厅隆重举行,南京市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骨干培训班五十余位学员教师和来自我区各学校一百余位一线教师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的观摩与学习,南京市教师培训中心冯俊芬老师和我区教研室语文学科教研员周爱华老师、蒋崇勇老师参与了观摩与指导。
活动中,上元小学纪四清校长致辞,向与会老师表示了热烈欢迎,上元小学的四位优秀青年教师选择三至六年级依次展示了四节精彩的习作指导课。
第一节课由朱卉老师执教《捕捉动作写事情》。她以吹气球为例,让学生仔细观察吹气球的动作,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观察到的具体动作,细化分解,再将相关动作按“吹气球”的步骤为几个部分,分组对吹气球进行详细描写。最后,将学生所喜欢的《猫和老鼠》动画片段作为训练内容,引导学生用上相应的方法观察并进行写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
第二节由辛雅老师执教《特征组合法写样子》。辛雅老师通过葛优的照片和漫画头像的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描写事物需要抓住主要特征的写作方法。其后,辛老师用“文字画物”的方式,引领学生们通过“特征组合”竞猜答案,从而让学生了解到特征组合法写样子的具体做法。写作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使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完成了训练。
第三节由嵇阅老师执教《中心发散写具体》。嵇老师以“校园美”为例,引导学生们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角度等发现校园景色特征,再根据这些特征去丰富写作。接着,嵇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赏析朱自清的《春》(片段),学习用感官变化进行“中心发散”。学生通过训练扩展,提升了言语思维和技能。
最后一节课由王庆文老师执教《一波三折写故事》。课前王老师和学生们分享了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课上,通过对故事的解说,引导学生感受曲折写故事的魅力。她以班级学生的习作为例,诠释“斗智斗勇”“尝试失败”两种故事结构,最后通过评比“最佳编剧”,引导儿童用“一波三折”续写故事。整堂课妙趣横生,收获颇丰。
四节课例展示之后,特级教师、上元小学吴勇副校长进行主题为《走向写作核心素养的基本训练》的讲座。吴老师指出,写作是一种技能,应当及早训练,持续训练,并且训练得法。因此,在孩子小学这一最重要的阶段,必须抓紧时机,进行适当的训练。写作知识的开发和生产,是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写作训练可以细化为许多的训练点,这些“点式训练”还应体现年段特征、儿童特征、阶梯特征,使写作教学的系统框架初具模型。此外,还需要基于真实的语境,需要明确的训练目标,需要精准知识,需要教学逻辑,需要可达成可视化效果的训练评价。主题讲座使在场的一线教师深受启发。
在活动点评的环节中,市教师培训中心的冯俊芬老师对我区语文教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她指出目前许多教师在习作研究上缺失系统知识的研究和系统的训练,倡导教师们构建属于自己的写作教学系统,并深刻指出训练不能机械和僵硬,且应关注到学生的灵性与个性,发人深省。
区教研室周爱华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吴勇老师带领的团队推动了南京市、江宁区习作教学研究,其团队的理念、做法值得研究和学习。同时她强调在习作教学中应关注基于情趣引导学生进行表达的重要性。
区教研室蒋崇勇老师围绕本次活动研究的主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评价。他认为目前习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训练点模糊的现状,而有效的习作教学离不开对训练点的关注与落实。因此习作教学需要聚焦核心目标、着眼一课一得,并且着力体现训练体系和年段梯度。最后,蒋老师还鼓励广大教师们利用培训班的平台,积极表达自己对习作教学以及本次研讨活动的认识、观点和意见,以便大家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让与会教师受益匪浅。
本次主题研讨活动,对教师深入理解习作训练点有了广泛而深远的意义,这必将浓厚我区乃至全市的习作教学研究氛围。
(上元小学 皇甫周凡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