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党群团工会>>阅览文章

南京市上元小学廉洁教育方案

发表日期:2016/10/13 10:55:16 作者:无

学校廉洁教育是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提高青少年时代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的有关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在学校中加强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 , 扎实推进我校廉洁教育工作,特制订本教育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落实《实施纲要》,不断挖掘廉洁教育的丰富内涵,努力将廉洁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根据我校教育的实际,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学生处理好与自我、与社会、与法律制度的关系等角度,构建以诚信守法为核心,以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谦虚谨慎、正直公正等品质为重点的,学校、家庭、社会横向沟通的廉洁教育工作体系,不断探索廉洁教育的长效机制,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

民人格和健康的自我价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理念与原则

1.学校推进廉洁教育应把握其核心价值内涵

廉洁的本意就是“清廉不贪,洁身自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自身特点的变化,廉洁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会有所变化,但其核心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即围绕自我价值(主要体现在自尊、自律,自立、自育),诚信意识(主要体现在诚实、诚信、正直、公正),节俭习惯(主要体现在节约、节俭、勤俭、廉洁),法制观念(主要是遵纪、知法、守法、护法)等方面,培养具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自尊自律,具有服务、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

2.学校推进廉洁教育应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廉洁教育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学生良好品德与健全人格的养成,并为其终身发展打基础。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关注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围绕核心内涵设计教育主题和内容,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其主动性,通过自主探究、实践感悟等活动,树立正确的廉洁观念,践行廉洁行为。

3.学校推进廉洁教育要坚持“四个结合”

1)坚持充分利用基础课程资源与积极挖掘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资源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课程资源,如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基础性课程中蕴含着的丰富廉洁教育资源,同时,还要充分挖掘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中的潜在资源,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

2)坚持学校教师教育引导与学生体验感悟等相结合。学科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教育资源,在尊重学科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创设一些开放性的廉洁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充分、真实的体验,领悟廉洁教育品质精髓,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并养成廉洁品质,实现知行统一。

3)坚持常态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学校要将廉洁教育日常化,加强常态教育,使之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成长需求,积极开展相关专题活动,让学生能通过各种专题活动深刻理解廉洁的内涵。同时,学校要在分层逐步推进廉洁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各阶段廉洁教育之间的衔接。

4)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等相结合。学校在发挥廉洁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同时,要加强学校与家长、与社区、社会的沟通联系,增强家庭和社会参与廉洁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与条件,共同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三、基本内容与要求

根据《实施纲要》的有关精神,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如下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低年段着眼于“自尊、诚实、节约、遵纪”。主要培养学生健康的自尊感和荣誉感,了解友谊的意义,培养集体意识,学会一些基本的与他人交往的方法和

手段;从小做老实人,说老实话,诚实守信;爱护公共财物,有节约资源和能源意识,不铺张浪费;了解并能够自觉遵守各项校纪、校规和基本的社会规范,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中年段着眼于“自律、诚信、节俭、知法”。主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能够承受挫折和压力,严于律己;懂得实事求是、真诚待人、诚实守

纪是立身之本,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自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习宪法和相关法律,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能力。高年段着眼于“自立、正直、勤俭、守法”。主要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我决策、自我调控的能力;树立公平公正的观念,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能够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养成勤劳朴素和合理消费的生活观念,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四、工作载体与渠道

1.深入开发学科教学中的廉洁教育价值。

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和学科教学内容,丰富廉洁诚信教育内容,寓反映历史人物、事件等相关内容于课堂教学之中。班主任要利用班队课课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诚信教育。要进行反腐败形势教育及相关案例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各学科教学结合教材有机渗透廉洁文化教育。

2.不断强化学校日常管理的廉洁教育功能。

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学校要从学生诚信守纪品德的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提出可操作性的要求,把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渗透在学生入学教育、课堂学习、作业考试、社团活动、社区活动等各个环节和社会实践中。

3.着力建设以“敬廉崇洁”为主题校园廉洁文化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廉洁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校会、晨会、班会、朗诵会、辩论赛、读书活动、格言征集、征文、观看影片等主题活动营造“敬廉崇洁”的校园文化。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并在其中渗透廉洁教育。要开展“校园廉洁教育文化周”活动,引入反映弘扬正气、反腐倡廉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开展廉洁教育主题讲座巡回报告和研讨活动,如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纪检监察

干部、法律工作者作报告、演讲等;要结合新生入学与毕业生离校等契机,开展提倡勤奋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以及崇尚立志成才、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等的生活、学习风尚,切实树立反腐倡廉廉理念。

4.充分发挥学生团体在廉洁教育中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党团和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廉洁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少年队组织,在少年队员入队、离队、迎新、选举小干部等组织活动和事务工作中贯穿廉洁教育;要对党员、团员教师进行系统的勤俭节约教育及廉洁奉公教育,不断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学校廉洁教育工作。

5.积极拓展社会实践中的廉洁教育渠道

学校结合学生实际,通过参观访问、采访调查、公益活动、研究性学习等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廉洁教育。要建立学校廉洁教育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学生走出校门,积极探索和建立廉洁教育实践活动机制。

6.大力弘扬高尚的师德风范

在师德建设中,进一步强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内涵。要建立“网上评教”等工作机制,在教师中进一步提倡和强化诚信意识、廉洁意识和责任意识。

通过开展表彰和树立优秀教师先进典型等宣传教育活动,弘扬正气,引导广大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的实际行动,用崇高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在教学、科研和论文撰写以及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中,言传身教,大力弘扬正气,为学生树立榜样。

五、制度保障与运行机制

1.健全全方位、网络化、渗透式的组织体系

学校成立由党总支、团支部、德育处、教导处、工会等共同参与的廉洁教育进学校工作领导小组,从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统筹规划、加强指导和管理,努力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职能部门负责、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体制,注重部门联动、分工合作、合力共育,促进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和管理落实。同时,工作重心要下移,要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同一学科在不同年级段上的纵向沟通;以年级组为单位,加强不同学科在同一年级的横向沟通;并辅以廉洁教育的专题活动项目组,开展有针对性、有主题的教育活动。实现全方位、网络式、渗透式的廉洁教育工作,以保证将廉洁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各个层面。

2.建立多层面的廉洁教育教师培训体系

学校将制定学校廉洁教育教师培训计划,对骨干教师和中层干部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凸现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的内容。学校在校本培训中安排和加强相关内容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学校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完善专题评价与常态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学校把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与教师的教学表现、学生的操行评定相结合,把廉洁教育纳入学校及教师学生的评价体系中,作为学校对各部门、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的内容之一。加强常态调研,提倡随机性的全覆盖听课式调研活动,了解监督检查教师在日常教学行为中的廉洁教育实践状况。把廉洁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体系中,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

4.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各届互动的资源整合机制

为保障教师廉洁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将积极吸纳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开辟廉洁教育社会化工作渠道,建立和积累廉洁教育的教育教学案例,以及主题实践活动的系列资料,形成廉洁教育合力。